你的位置:首页 【一图读懂】海南党史百名人物——王业熹

【一图读懂】海南党史百名人物——王业熹

发布时间:2025-05-08 20:00:00 浏览次数:5738


微信图片_20250425122103王业熹.jpg

王业熹

1899–1946


王业熹,海南乐会县(今琼海市)人。1922 年赴马来亚(今马来西亚)谋生,任育英小学教员。1923 年秋返沪入读上海远东商业专科学校。1924 年秋,与王文明、黄昌炜等琼崖留沪青年组建琼崖留沪同学会、琼崖新青年社,出版《琼崖新青年》,开展社会改造研究与革命宣传。1925 年冬入党。1926 年夏回琼,同年 6 月成立中共邓仲支部,于琼崖西路开展革命活动。

1927年11月,王业熹任共青团琼崖特别委员会组织部部长。11月25日,琼崖工农革命军第八路军与农军攻占陵水县城,王业熹等受中共琼崖特委派赴陵水县工作。12月,他任中共陵水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。12月16日,陵水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,成立陵水县苏维埃政府,王业熹当选主席。在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,全县掀起土地革命高潮,打击恶霸地主,没收他们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。

1928年,琼崖革命根据地与红军开展反“围剿”斗争。同年冬,王业熹与王文明等率130余名红军、部分赤卫队及琼崖苏维埃政府直属机关、军械厂、印刷厂等600余人转移至母瑞山,开辟母瑞山革命根据地。经半年多努力,大山乡苏维埃政府在母瑞山成立,开展土地革命、组织群众开荒生产、创办红军干部学校,为琼崖革命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积蓄力量。

1930年4月,中共琼崖第四次代表大会于母瑞山召开,王业熹当选中共琼崖特委委员。在琼崖特委领导下,全琼再掀土地革命高潮,王业熹积极投身其中。1931年3月,琼崖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万宁县加荣村召开,王业熹当选常务委员兼秘书长。他发动根据地群众献粮,组织运输队、担架队,支援红军作战。1932年,琼崖第二次反“围剿”受挫,王业熹与冯白驹等率琼崖党政军机关撤至母瑞山,在恶劣环境中坚守8个多月,仅余20余人,于1933年突围至琼文地区,重新恢复各级党组织与红军游击队。年底,王业熹等被派往琼西南开展工作。1937年9月,他赴海尾小学任教,主持成立中共海尾支部并任支部书记。

1939年2月,琼崖统一战线的战时政治工作机关——琼崖战时党政处在定安县翰林墟成立,王业熹受中共琼崖特委派遣,到党政处任组织科科长,于国民党统治区开展统战、民运工作。8月,他调回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政训室(后改为政治部)工作。1941年1月,王业熹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政训室主任兼总队党委书记。1944年2月,他出任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,领导东定人民开展反“蚕食”反“扫荡”。1945年5月,调任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秘书长,协助冯白驹领导全琼抗日民主政权建设。抗战胜利后,王业熹任琼崖特委秘书长,因积劳成疾于1946年3月病逝,时年47岁。




内容来源:《中国共产党100年海南百名历史人物传略》

编辑:林子铃

一审:陈晖

二审:王晶晶

终审:陈文萍

【转载请注明来源:海南省史志馆微信公众号】






关闭本页
上一篇:时光影集丨立业新海南 · 1958[2025-05-07]
下一篇:解放海南岛战役(一)[2025-05-04]